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在步入中年之后,越來越喜歡紅木家具,尤其是紅木家具。年輕時追求舒適,喜歡軟綿綿的沙發;到了一定年紀以后,卻開始對紅木家具嗜愛如命,喜歡紅木家具帶來的健康。
紅木家具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結晶,實用性與收藏性并存,還具有一定的藝術觀賞性,更符合中國人的人體工程學的結構,更加有利于人體的健康。
為什么很多40歲以后的人說:“我喜歡紅木家具,軟沙發坐多了,老感覺腰疼。 ”
當我們還很年輕的時候會喜歡“葛優躺”,但到了一定年紀,不僅閱歷提升了,脊椎也開始慢慢變形,就需要紅木家具來支撐你的修養和品性了。
紅木家具通過力學結構和美學平衡,給人健康的舒適,而不是慵懶的隨意和絕對的放縱。
矯正坐姿,消除常坐人士的腰痛頸酸。
如今坐辦公室的人,基本都會有腰痛頸酸的毛病,為了抵抗酸疼,往往會選擇抱枕、靠墊以及舒適的坐椅,回到家往往會半躺陷在沙發里,來消除疲勞。其實,這樣不僅身體得不到放松,反而會養得大肚滾圓。
“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臥如弓”,這不僅是古人要求的儒雅禮儀,更是古人練功修行、保健養生的經驗總結。
古典家具在造型設計上,很大程度矯正了人的坐姿,不要認為古典家具很堅硬,會讓你神經肌肉的緊繃,讓你覺得“累”。
其實,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正襟危坐”讓你挺胸、收腹、舒氣、挺頸、丹田運氣、通經活絡、精神氣爽,而僵硬、酸痛的毛病也會慢慢消失。
家,作為生活的容器,可以從家具的擺設和裝修看出主人的品位和狀態。
古典家具沉穩、高雅,一直以來,都很受文人雅士的追捧,而紅木家具所呈現出來的高雅格調更是無形中提升了主人的品味和魅力。而紅木家具還融合了道家、儒家、佛教的思想,給人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之感。
紅木家具不會因為使用年限的久遠而失去價值,是可以用來收藏做投資用的。這和紅木本身也有關系,紅木的原木成材需要上百年之久,都是珍稀木材,不斷的面臨瀕危,越稀缺的東西,越珍貴,紅木價格不斷攀升。
紅木家具使用傳統的手工藝,精湛美妙,每一件成品都猶如藝術品。
紅木家具使用年限比普通的家具要長,性價比超級高。
比如我們現在故宮里的紅木家具都是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的,由此可見其壽命的之長,而普通的材質家具一般使用十年內就報廢了。
而紅木家具不僅材質堅硬,并且采用榫卯結合,在結構方面不用釘、不靠膠,以榫卯斗合方式組成一體,經久耐用,結實環保,還可用來作為傳世家具。
對于普通家具來說,我們總會考慮到款式的問題,畢竟現在設計更新的快,但對于本身就已傳統美感為主的紅木家具來說,對于款式這塊從未擔心。
明清家具在用材及藝術性方面堪稱是人類家具史上的巔峰,不僅不會過時,反而是現代家具模擬的對象,是歷史與文化的體現,經典是品位的象征。
家具的甲醛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最擔心的問題,并且在近幾年十分引發關注,而真正能夠環保的,幾乎沒有材質能和紅木相比,其本身材質上的環保,加上工藝的優勢,使紅木家具真正做到了環保,給您及您的家人健康的保障。
家具與人們密切相關,朝夕相處,紅木家具講中國傳統文化與物質相結合,最豐富的載體首推家具。
中國傳統家具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方面,如等級觀念、倫理觀念、審美思想、生活習俗等,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凝聚到精雕細琢之中,讓歷史和文化再現,從細膩中感受到古韻的魅力。
任何其他家具都無法表現出紅木家具所具有的這種獨特文化品味。
紅木家具在古代是皇宮的奢侈品,更是一種尊貴身份地位的象征。傳承百年文化,體現主人尊貴身份的象征,更是體現了主人不俗的品味,高雅的樂趣以及修養境界的體現。
人是依賴自然萬物而生存的,與自然界有著天然的聯系,人體小環境與宇宙大環境絲絲相通,許多花花草草、樹根樹皮都可作“藥”祛病療病、防病抗病。
紅木來自原始森森,成材需經歷成百上千年。它的養生功效,是經過驗證的,不難發現,在我國古代醫學典籍也能發現,《本草綱目》、《海南本草》、《類證本草》均記載,有關紅木養生的說法。長期使用紅木家具對身體百益而無一害。
雖然這種功效是緩慢的,但是長期與紅木共室,可以起到調養身體健康的功效,這就是為什么我國古代人喜歡使用紅木做成床了,當然這還分不同的紅木品種。
像海南黃花梨、紫檀、酸枝、大果紫檀的養生功效不一而足,經常與這些紅木器具為伴會使人精神舒暢,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