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文化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這種文化深深烙印在傳統思想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中國古典家具源遠流長,但很多人不知道,傳統家具里蘊涵著深厚的禮儀學說,常見的古典椅子如皇宮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等,這些坐具的設計宗旨,并非簡單的坐,而是坐的尊嚴,體現的是一種禮儀文化。
例如古人很重視坐姿,合乎禮儀的坐姿才能體現一個人的休養,上身必須要求挺直,雙腳要放在椅子前面或放在腳凳上,或盤足而坐,這些都是對文人士大夫的要求。
坐姿示儀:正襟危坐
初識紅木坐椅,很多人覺得它不舒服。但實際上,古人之所以鐘情于紅木家具,就是欣賞它的硬,坐在這種硬木家具上,可以坐出符合禮儀的姿態。
明式家具中,一些椅子坐面與扶手都相對較高和寬,這是按照“正襟危坐”的要求而制作的。
例如我們見到的皇宮椅,在整體結構上注重的不是舒適度,而是“正襟危坐”的禮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很多的傳統家具反映出當時“禮”對人的束縛。
陳設原則:各有所安
作為禮儀之邦,家具的陳設離不開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也相應地遵循著一定的規矩。中國古代室內擺設一般采用對稱均齊的布置方式來突出“尊者居中”等級禮制,因此家具多以成套組合的陳設格局為主。
按照傳統習俗,扶手椅或太師椅的座序以左賓、右主或左為上、右為下為序,無論長輩還是后輩皆按“序”入座,這就叫坐有坐“相”,也是傳統禮儀文化的體現。
待客之禮:主賓有序
隨著紅木家具興起和中式生活回歸,如果家中有紅木家具卻不懂得中式接待禮儀,或者到別人家做客時不懂如何坐立,容易讓人笑話。
如果你到別人家中做客,客人要坐左邊的椅子,主人則要坐右邊的椅子。入座時客人還需等到主人以手勢相請才能入座,客人也要以手勢配合請主人先坐,這樣才算做足禮數。
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認真研究這些紅木家具,我們可以探得更多傳統的禮文化。